装配式建筑的意义专题为您提供装配式建筑的意义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装配式建筑的意义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结构设计热点推荐。
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六大意义
查看详情
浏览数:1502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特别是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总结为五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大幅降低建造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据统计,相对于传统的现浇建造方式,可节水约25%,降低抹灰砂浆用量约55%,节约模板木材约60%,降低施工能耗约20%。 二是有利于减少施工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显著降低施工粉尘和噪声污染,减少建筑垃圾70%以上。 三是有利于显著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以工业化代替传统手工湿作业,即能确保部品部件质量,提高施工精度,大幅减少建筑质量通病,又能减少事故隐患,降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BIM应用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876KB
格式 pdf
内容概括 1.1 BIM应用规划 1.2 BIM应用试点 1.3 BIM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与管理中的应用 1.3.1 BIM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与管理中应用的基础 1.3.2采用BIM进行规划和设计 1.3.3装配式建筑加工阶段的BIM应用 1.3.4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BIM应用 重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与管理信息化的意义非常重大。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与管理信息化可为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可以为确保施工的质量
立即下载
采用《装配式建筑》工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点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6MB
格式 docx
国内地下市政管线常用现浇法施工,缺点较多。近年大型预制混凝土涵管发展很快,采用现场装配施工。在上海世博会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中应用,具有质量好、工期短、成本低、环保绿色等优点,既可用于开槽法施工,也可用于顶管法施工,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有较大的意义。预制混凝土涵管,除了传统的圆形及矩形外,已开发出各种异形混凝土涵管,有“三圆拱涵、四圆拱涵、圆弧涵、椭圆涵”等各种形式的涵管,可以满足各种管线、各种工况条件的不同要求。 ······ 1 《装配式建筑》工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点 1.1 《装配式建筑》工法与现浇工法的比 较&nb
立即下载
日本的装配式建筑干式工法
查看详情
浏览数:1813
日本SI建造体系的缘起 日本的住宅工业化进程是由政府与国家机构主导,并与民间配合共同开发完成的。从最开始的集合住宅大量建设为目的的住宅标准设计开始,到PC住宅的开发和实用技术的成熟出现了SPH系统,从此由住宅的画一性标准设计时代进入到住宅标准化研究阶段,随后出现了KEP和NPS两种相互关联的新体系,与此同时住宅部品的规格化标准化,直到BL认证部品的普及。 为日本住宅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化基础、结合住宅建筑的体系研究,逐渐进入到CHS体系研究阶段。为日本确立了住宅的发展方向—通过内装部品的可更换,可更新实现住宅的长寿命化。 当前日本住宅进入了一个成熟时期,住宅体系
查看详情
技术之美 ——装配式建筑的魅力
查看详情
浏览数:1153
技术之美 ——装配式建筑的魅力 来源:新营造 作者:樊则森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装配式建筑设计领域资深建筑师。主持150多万㎡装配式住宅工程,形成了一套工业化建筑设计理论体系。曾荣获詹天佑金奖等三十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010年, 荣 获中国青年建筑师最高奖——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建筑“以什么为美”? 这是一个复杂性命题,也是一个时代性命题。 曾经,“领导说美就是美”,某市有位领导要“夺回古都风貌”,所有的新建建筑,
查看详情
技术之美——装配式建筑的魅力
查看详情
浏览数:388
专家金言: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技术理性与人文科学和艺术的统一。好的建筑首先是其存在的技术手段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美…… 建筑“以什么为美” ? 这是一个复杂性命题,也是一个时代性命题。 曾经,“领导说美就是美”,某市有位领导要“夺回古都风貌”,所有的新建建筑,无论高低胖瘦,不管住宅还是公建,均被要求加上标志性的“大屋顶”。“屋顶美就是美”,为此,某领导被大家取外号:“某喜亭”。 曾经,“唯洋为美”,洋人的建筑设计在某些人眼里都是好的,都比咱自己设计得好!美其名曰:改革开放,吸收世界先进的建筑文化!今天看来,无节制地引进照搬外国经验,不仅让中国的城
查看详情
对于装配式建筑认识的一些误区
查看详情
浏览数:631
刚刚过去的2016年,国家政策层面暖风频吹,各地纷纷跟进落实,装配式建筑行业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可以说,装配式建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家都在撸起袖子加油干,行业的春天已经到来。然而,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认识,还是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亟待厘清。 一、是装配式结构,还是装配式建筑? 目前推广的装配式建筑,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产物,谈的都是建筑整体建造方式的转变,而不仅仅是主体结构的装配化问题。所以,着眼点是建筑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安装和管理方式,而不仅仅是主体结构,这是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基本问题。 然而现实是,大量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和研究还是按照装配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成本高的原因在于标准化程度不够和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
查看详情
浏览数:638
宋兵:建筑工业化与全装修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建筑产业化分院副院长 宋兵 大家好!我的汇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建筑工业化的相关概念;第二是全装修部品集成技术的主要概念和内容;第三是核心问题解决方法和理论基础;第四是模数与模数化网格设计,第五是介绍一些应用案例,最后是介绍一下行业发展。 1、相关概念 建筑工业化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第一是标准化,第二是规模化。目前整个北京装配式建筑大概平均贵400块钱到800块钱一平米。第一原因是标准化程度不够,我想深圳可能也遇到了这个问题。现在每个楼盘,比如说90平米,但是每个楼盘都不一样
查看详情
国家力推的“装配式建筑“为什么贵,贵在哪里?
查看详情
浏览数:881
2017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其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中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政策的提出在国家层面上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标。 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引导,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的探索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政策,并以示范城市和项目为引导,各地区的装配式建筑呈现规模化的发展态势。 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依然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能耗高、机械化水平低等,建筑行业亟待面临着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n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 ≠ 简陋,成本高的原因在于标准化程度不够!
查看详情
浏览数:3414
本文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产业化分院副院长宋兵在8月7日举办的2018中国房地产精装修产业发展大会上的演讲实录整理而成。 宋兵 大家上午好。我汇报的内容是建筑工业化与全装修。 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是建筑工业化的相关问题; 第二是全装修部品集成技术的主要概念和内容; 第三是核心问题解决方法和理论基础; 第四是模数与模数化网格设计; 第五介绍一些应用案例; 最后介绍一下行业发展。&n
查看详情
国家力推的“装配式建筑”为什么贵?贵在哪儿?
查看详情
浏览数:391
2017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其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中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政策的提出在国家层面上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标。 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引导,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的探索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政策,并以示范城市和项目为引导,各地区的装配式建筑呈现规模化的发展态势。 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依然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能耗高、机械化水平低等,建筑行业亟待面临着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 一为什么国家要大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现场管理”的秘诀在这里!
查看详情
浏览数:626
装配式建筑的现场管理与传统现场相比,有现场总装计划、现场总平布置、总装建筑品质三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和门道要引起高度重视,而且这些问题要在项目启动之前进行系统解决,不能留到现场边干边改。 要讨论PC装配式建筑的现场管理,应首先界定什么叫“装配式建筑”。 当下,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政策很多,有些经济发达地区还规定了最低装配率,例如15%、20%、30%等。试想一下,一个建筑的主体结构部分,如果装配率这么低,又怎么能称得上装配式建筑呢?这只能叫做应用了少部分PC构件的建筑。所以,我们认为,只有PC预制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建筑才能称得上装配式建筑,在这种背景下讨
查看详情
叶浩文:考察欧洲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查看详情
浏览数:1299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
预应力空心板
预制混凝土构件
欧洲国家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认识起步较早,通过不断的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装配式建筑上有较为完善的思路,积累了较多的经验。随着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化建筑设计关键技术”(2016YFC0701500)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2016YFC0701900)两个项目推进,课题组根据两个课题的研发需求,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研究负责人,在2017年5月,带队组团前往德国、奥地利和西班牙三个国家,开展了为期12日深入欧洲装配式建筑考察学习与调研。 一、欧洲考察主要内容与概况 1.考察调研主要内容 &nb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13个质量通病
查看详情
浏览数:123
关键词: 常见质量通病
装配式混凝土
装配式建筑施工
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国家政策在火热推行,但是对于装配式施工,大多数项目由于缺乏经验,在现场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本文是中建七局从工程实例中总结的装配式施工的13个质量通病,分析了原因并给出处理措施,符合当前行业实情,具有指导意义,大家可在工程中参考防治! 1、预埋位置偏差、移位 预埋线盒偏位 ➤ 问题描述预埋线盒偏位,下沉 ➤ 基本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预埋线管、电盒在构件平面的中心线位置偏差20mm,高差0~10mm ➤ 原因分析 1
查看详情
纯干货!装配式建筑≠简陋,成本高的原因在于标准化程度不够!
查看详情
浏览数:1495
简介: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窗户的600,如果室内是贴砖,在标尺寸的时候,结构的预制构建上要标660或者650,一边留2.5或者是3公分的室内装修收口的做法,否则现在标600,结果做完以后就不是600了,变成570或者是560,多出来那几公分,那个口又收不了。尤其是这个,一个红的和黄的是一个酒店的不同面,同样是用大小一样的硅酸钙板,颜色稍微有变化,随机的拼,因为尺寸是一样的,所以出来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编者按 本文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产业化分院副院长宋兵在8月7日举办的2018中国房地产精装修产业发展大会上的演讲实录整理而成。 &nb
查看详情
一语道破“装配式建筑现场管理”的秘诀!
查看详情
浏览数:1244
装配式建筑的现场管理与传统现场相比,有现场总装计划、现场总平布置、总装建筑品质三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和门道要引起高度重视,而且这些问题要在项目启动之前进行系统解决,不能留到现场边干边改。 要讨论PC装配式建筑的现场管理,应首先界定什么叫“装配式建筑”。 当下,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政策很多,有些经济发达地区还规定了最低装配率,例如15%、20%、30%等。试想一下,一个建筑的主体结构部分,如果装配率这么低,又怎么能称得上装配式建筑呢?这只能叫做应用了少部分PC构件的建筑。所以,我们认为,只有PC预制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建筑才能称得上装配式建筑,在
查看详情
面向装配式建筑的达索系统BIM解决方案
查看详情
浏览数:814
中国BIM应用的现状问题 BIM技术自从2003年引入中国之后,经过前期几年的铺垫,从2009年之后才普遍被行业认可,现在已发展成为建筑工程行业最热门的信息化技术。然而,在早期的爆炸式发展之后,近年来的BIM应用水平似有陷入停顿之感,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而当初行业创新者对BIM的畅想,到现在也还远远没有实现。其中既有软件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行业自身的原因。 以目前国内BIM应用的水平现状而言,最显著的几个特点是: 1) 应用BIM的项目中,绝大部分都是CAD/BIM并行模式(通常称为“后BIM”),而非“BIM正向设计”。 这是一个很值
查看详情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查看详情
浏览数:2199
来源: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网(ID:ind-building) 作者:林树枝,施有志 摘要 为促进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发展,从环保、节能保温、安全、可持续性、设计和施工等六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特征,基于木结构建筑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总结制约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的三个因素,最后指出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我国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提出建议,展望未来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现代木结构;轻型木结构;制约因素 引言 &
查看详情
如何做好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
查看详情
浏览数:841
关键词: 如何做好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
施工图设计深度
“十二五”以来,我国对装配式建筑推行力度的不断加大,有30多个省市级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在土地、财税、金融、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策探索和创新。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建筑设计院及施工单位潮水般的涌入。但是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经过大量实际项目的积累和沉淀,仅靠设计人员呆板的执行行业标准、规范和图集,必然会导致设计周期不断延长、项目成本大幅增加、构件生产施工难度不断加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陆续出现。 装配式建筑设计不仅需要装配式建筑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对整个项目不同阶段的充分了解和各部门各专业的密切配合。装配式建筑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推广的重点 !!造价成本
查看详情
浏览数:680
在国际上,装配式建筑被视为建造业的重大变革,早已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但在我国,它的推广却非顺风顺水——其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至今仍不足5%,并且多运用在体育馆等公共建筑中。装配式住宅为啥不受待见呢?其中确实不乏技术原因,但更多的还是成本的枷锁。 去年9月底,国务院出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积中的比例从目前的不足5%上升至30%。从经济发展全局看,发展装配式建筑也有重要意义。 那么,我国要大力推广的装配式建筑还面临哪些困难,应当如何解决呢? 困惑: 技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