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古建筑专题为您提供中国古代古建筑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中国古代古建筑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 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建筑设计热点推荐 。
新时代·新史学·新观点系列讲座
立即试听
学员数 636
好评率 100.00%
关键词: 不同地域的发展历程
社会政治文化
建筑的形式和建筑的空间
近代建筑的现代化转型
立即试听
聂剑平《酒店设计如何影响后期经营效益》
立即试听
学员数 1504
好评率 100.00%
立即试听
中国古建筑秩序之美,你都见过吗?
查看详情
浏览数:1752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历史记录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 不仅充满着艺术、玄学和智慧 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对称之美 皇家的宫殿建筑特别崇尚对称、稳定之美,主次分明,左右对称。 故宫在对称美的烘托下,显示出一种庄严肃穆。 天井,就是个完美的对称图形,同时也给人营造了健康和平静的均衡感。 仰拍飞檐,完美的对称之美。 环境之美 祖孙俩忙碌的身影,让几百年的古建筑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周围绿植环境的营造,让整
查看详情
那些被拆除的中国百年古建筑
查看详情
浏览数:1042
在建筑界 但凡提起铁路站点设计 没人不知晓它 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它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 列为“到远东最值得看的第一站” 它曾是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的建筑类教科书上的范例 它就是济南老火车站 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 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Fischer)设计 始建于1908年,耗时4年 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车站修建的十分坚固漂亮 是一座德国风格日耳曼式车
查看详情
中国木构古建筑常见构件,你知道吗?
查看详情
浏览数:2342
中国古代建筑大都是以木结构为主要结构形式,梁架结构的构架形式最常见的是抬梁式、穿斗式、抬梁穿斗结合式、井干式及干栏式(有几种说法);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这几种梁架结构以及抬梁式各构件(梁、枋、桁、椽等)、结构组成及作用。 五种梁架构架形式 抬梁式构架 抬梁式构架,又称为“叠梁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普遍的木构架形式,它是在柱子上放梁、梁上放短柱、短柱上放短梁,层层叠落至屋脊,各个梁头上再架檩条以承托屋椽的形式,即用前后檐柱承托四椽栿、栿上再立二童柱承托平梁的做法。 抬梁式结构复杂,要求加工细
查看详情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详细)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139.00KB
格式 doc
目录: 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 二、柱网的地盘分槽形式 三、柱的“生起”与“侧脚” 四、柱的“收分”与“卷杀” 五、柱础与石质 五、天花枋及天花构造 六、雀替 七、地栿 梁 其他构件 斗拱 斗栱名词 瓦作 彩画
立即下载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力学研究进展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1.27MB
格式 pdf
摘 要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 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延 续, 对这些价值连城、失而不可复得的历史文物的保护日益迫切. 本文从古木结构的木材力学性能、关键节点(斗栱、梁柱节点和柱脚节点) 受力机理、木构架整体受力性能研究、结构残损勘查、安全评估及修缮加固等方面, 总结了近 30 年来结构学者对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今后进行古木建筑的结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斗栱 , 梁柱节点, 柱脚节点, 榫卯连接, 受力性能 1 引 言 2 古木建筑的木材力学性能
立即下载
中国现存五十大古建筑排行榜,你的家乡有几处?
立即下载
浏览数:2245
回复数:19
top 50 平遥城墙 平遥城墙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 平遥城墙史称“古陶”。春秋时置中都于此,汉置京陵县并筑京陵城。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重筑时外壁砌砖。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工料精良堪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资料。 top 49 岳阳楼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三国东吴所建。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范仲
立即下载
痛心!中国几百年的古建筑,却卒于建国后?求求你们住手吧!
查看详情
浏览数:605
在建筑界 但凡提起铁路站点设计 没人不知晓它 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它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 列为“到远东最值得看的第一站” 它曾是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的建筑类教科书上的范例 它就是济南老火车站 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 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Fischer)设计 始建于1908年,耗时4年 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车站修建的十分坚固漂亮 是一座德国风格日耳曼式车
查看详情
中国古建筑屋顶、屋檐的式样丰富多彩,看看这些你都知道不!
查看详情
浏览数:2929
古旧建筑物地基基础综合加固工法 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总起说来,从古至今中国的建筑都突出屋顶的造型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或是说成熟与不成熟形态罢了,从我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外观上看,屋顶是其中最富特色的部分。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又有单檐、重檐之别,攒尖顶则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变化形式。 总之,我国古代屋檐的式样丰富多彩,
查看详情
浅谈中国古建筑六大派系的区别
查看详情
浏览数:1246
千百年来,由于中国广阔的疆域,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发展出各地独有的特色,也就在这片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地域性的古建筑。融合了设计学、美学和哲学的中国古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 中式建筑目前主要分为六大派别,分别是: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和川派。它们或精致,或恬静,或威严。在这六种风格的建筑中,有没有你家乡的积淀?你又独爱哪一种呢? 京派:庄严肃穆对称第一 今天的北京,那种对称严格,泾渭分明的豆腐块式城市规划是深入人心。其实早在古代,北京的规划就是如此,这种“强迫症式”的对称美学,正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用以表达庄
查看详情
飞檐 · 中国古建筑的神来之笔
查看详情
浏览数:549
cornices 飞檐 飞檐 ATR 中国古建筑的神来之笔 “香亭三间五座,三面飞檐, 上铺各色琉璃竹瓦,龙沟凤滴。” ——清·李斗 飞檐,是汉族传统建筑檐部形式, 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 势若飞举常用在亭、台、楼、 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 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 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 全盛于宋朝的飞檐, 可谓是建筑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 造型突出,檐角上翘,如大鹏展翅,
查看详情
中国古建筑的神来之笔
查看详情
浏览数:259
香亭三间五座 三面飞檐 上铺各色琉璃竹瓦 龙沟凤滴 飞檐 ▼ 漫步街头,人们时常会被传统建筑顶部的屋角上,那种轻盈灵动、形如大鸟展翼的飞檐所吸引,昂首望角兴叹。这种飞檐有多少传说、几许来历?你可能一时说不清,道不明。但当你仰望高高翘起的檐角——在欣赏古建筑的精巧之余,是不是也总有一种轻松腾飞的心情? 飞檐为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它是中国古代建筑在檐部上的一种特殊处理与创造,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
查看详情
那些被拆除的中国百年古建筑,实在可惜...
查看详情
浏览数:1011
在建筑界 但凡提起铁路站点设计 没人不知晓它 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它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 列为“到远东最值得看的第一站” 它曾是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的建筑类教科书上的范例 它就是济南老火车站 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 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Fischer)设计 始建于1908年,耗时4年 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车站修建的十分坚固漂亮 是一座德国风格日耳曼式车
查看详情
图说中国古建筑的屋顶
查看详情
浏览数:591
中式传统建筑因其构建华丽、大气磅礴而闻名于世,是人类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瑰宝。中式传统建筑是华夏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从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各方面均严格遵照传统等级礼法,繁文缛节如恒河沙数。今天,我们从传统建筑的屋顶谈起,且看屋顶如何体现封建等级制度。 传统建筑的屋顶,从大体上讲,分为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等。其中重檐庑殿顶 > 重檐歇山顶 > 庑殿顶 > 歇山顶 > 悬山顶 > 硬山顶。 【庑殿顶】 又称「四阿顶」或「五脊殿」,日语称「寄栋造 / 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传统建筑中
查看详情
匠心画栋 中国古建筑彩画艺术
查看详情
浏览数:488
檐下彩画 ▼ “古建筑是立体的艺术”。说到古建筑,就不能不提其色彩美,故宫、天坛等古迹绚丽多彩的色调令人过目难忘。 彩画最初是为木结构建筑防潮、防腐、防蛀,只简单涂刷单色,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有了各式各样的纹样和图案,并形成了一定的制式和规范。 考古上能确切证明古代建筑上有彩画的是陕西咸阳三号秦宫,曾发掘出画在墙上的车马壁画。 ▲ 《车马出行图》残片,出土于咸阳秦宫遗址三号宫殿的长廊壁上 直到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虽然名目繁多,但大多可分为三类:旋子彩画、和玺彩画及苏式彩画,还有一些地方
查看详情
中国被拆掉的著名古建筑,每座都无比惋惜!
查看详情
浏览数:694
青砖黛瓦 如诗如画 烟雨楼台 似从梦中来 绝美诗意 中国古建筑 美到骨子里 …… 要说中国老建筑有多少,相信没人能回答出具体数字来。 因为中国有很多极美丽的古代建筑,北京的老城墙、赣州八镜台、重庆万州桥、嘉兴三塔等等...... 它们有的经过重建又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更多的则是出于各种原因,消逝在历史中,人们已无缘得见。 这些被拆掉的著名古建筑,每座都让人无比惋惜! 但通过古建遗照,我们也许能感
查看详情
中国古代建筑“活化石”——徐宿连大叉手传统建筑技艺特色(下)
查看详情
浏览数:772
3.大叉手构架的历史渊源 3.1.大叉手构架的缘起 大叉手构架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的窝棚(图13),可谓其鼻祖。实物资料证明,半坡F13门道顶篷遗迹已说明大叉手的形成。它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屋架方式。直至商、周的宫殿,仍然沿用[1]。 图13 窝棚《屋根のはなし》23页 研究原始时期新石器建筑遗址表明,当时的屋顶构架多采用斜梁结构,绑扎手法,木骨泥墙。早期屋顶与墙体合一;晚期屋顶、墙体分离,各司其责。 傅熹年、杨鸿勋在复原我国商周宫室建筑时,均采用大叉手构架形式。西周时期的大叉手木构架,已发展至相当成熟的阶段。傅熹
查看详情
中国古代建筑“活化石”——徐宿连大叉手传统建筑技艺特色(上)
查看详情
浏览数:861
内容提要:大叉手构架为三角形屋架。源自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窝棚,是地面建筑木构架之始,秦汉时期的大叉手构架体系发展至高潮。目前遗留的大叉手构架实例表明,其仅在规模较小、等级较低、相对简单的居住、生产等建筑中采用。以江苏北部徐、宿、连三地留存较多,尤以徐州地区为最,构架体系相对成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及地域特色。 关键词:古代建筑;大叉手;构架体系;苏北 前言 江苏地域范围虽不广阔,但文化丰厚,地域特征鲜明。就聚落及其建筑而言,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均有自身独特的技艺,展现了细腻流畅、浑厚质朴等不同的建筑
查看详情
[硕士]中国古建筑元素瓦当艺术形式研究与应用
vip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2.40MB
格式 pdf
关键词: 建筑硕博论文
建筑装饰构件
内容简介 【学位年度】2010 【摘要】 瓦当,我国古代建筑中用于顶檐上的一个小小的建筑装饰构件,即筒瓦顶端的下垂部分,其作用是保护屋檐的椽头不受风雨的侵蚀,同时起到美化装饰建筑的作用。瓦当艺术是古代建筑设计与生产工艺相结合的装饰艺术。根据考古资料发现,瓦当使制于西周中晚期,开始为素面,发展有重环纹瓦当,当面逐渐出现花纹、动物图样,瓦当逐渐丰富。一些当面上精美的花纹,独特的文字也为许多收藏家所喜爱,使瓦当逐渐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收藏品。当然,瓦当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作为一种收藏品,作为古代建筑的一部分,瓦当的制作工艺、材质、以及当面上的花纹和文字都成为可以作为科学分析的依据。比如
立即下载
中国第一木塔,1000年前的古建筑,你了解多少?
查看详情
浏览数:923
15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 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并不高大 帝王的居所多数仅为10米-20米高 一般的民宅更是不过数米 (传统木结构建筑,制图@王博/星球研究所) ▼ 但是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 佛宫寺释迦塔 (俗称应县木塔) 是个例外 它始建于距今约1000年的辽代 高达65.84米 相当于一幢20多层的现代高楼 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 (中国史籍曾记载过高度超过百米的木塔,可惜早已荡然无存、难以考证;2017年以来奥
查看详情
盘点:中国现存50座木结构古建筑(文末附30份仿古建筑资料)
查看详情
浏览数:5635
回复数:14
我国木结构建筑按照现存者最后重建纪年排序 没有确切纪年证据的按照推测断代的结论编排 针对出现的错误,诚心希望指正 唐代 1 南禅寺大殿 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南阳白乡李家庄阳白沟小银河北岸,内有唐塑佛像。 大平梁上墨书题记记载重建纪年,历代补修,1974年屋顶进行复原性维修。是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