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园林图纸专题为您提供苏州博物馆园林图纸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苏州博物馆园林图纸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建筑设计热点推荐。
苏州博物馆 | 现代简约和古典园林完美结合
查看详情
浏览数:2014
苏州市东北街上,拙政园与太平天国忠王府之间,夹着一座非常现代的建筑。但是这座建筑却能够完美的与周围两座古典园林融为一体,没有一丁点突兀。这座建筑物就是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美籍华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祖籍苏州, 1917 年 4 月 26 日生于广州,在香港和上海度过少年时代。后赴美国学习建筑专业,在几十年的建筑生涯中主要作品有 70 多座。有我们所熟知的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中银大厦、美国华盛顿美术馆东厢设计等等。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建筑师。2002 年 4 月 30 日 85 岁高龄的贝老担纲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 &nb
查看详情
苏州博物馆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29MB
格式 zip
本资料为:苏州博物馆新中式景观项目实景图 苏州博物馆新中式景观项目实景图 1 苏州博物馆新中式景观项目实景图 2 苏州博物馆新中式景观项目实景图 3 苏州博物馆新中式景观项目实景图 4 苏州博物馆新中式景观项目实景图 5 苏州博物馆新中式景观项目实景图 6
立即下载
苏州博物馆建筑SU模型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232KB
格式 zip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su模型
博物馆建筑SU模型
建筑SU模型
苏州博物馆建筑SU模型 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艺术博物馆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展区,200座的礼堂,行政管理办公室,馆长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及艺术品库房 如同苏州传统民居的布局形式,苏州博物馆博物馆的展厅由多个室外庭园相接。主庭园是北方拙政园的延伸,与其相辅相成。庭园与拙政园以高墙相隔而未能有视觉连结,但以水为体、为意而相互连接。与传统园林相比,博物馆新馆的主庭园、精巧的展示听及执政园虽非采用传统及保守的设计手法,新的设计方向及主题却由其出发,而提炼重组传统景观设计精随,发展出中国园林建筑新方向。苏州博物馆于2006年10月6日正式开放。 
立即下载
苏州博物馆室内效果图+超精细3D模型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455MB
格式 zip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室内效果图
苏州博物馆3D模型
室内3D模型
苏州博物馆室内效果图+超精细3D模型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的东北隅,与世界文化遗产(明)拙政园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新馆占地面积约为10,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7,000平方米。 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以粉墙黛瓦的苏州传统建筑和精美的苏州园林为设计元素,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对传统进行诠释,满足了中国专家提出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要求,并对如何将中国建筑,古城保护与现代建筑发展相结合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新馆建筑用材简洁,以灰白为主。屋顶采用新颖的花岗石格纹,既有现代建筑的平整和立体感,又与传统瓦顶协调。 模型 (1
立即下载
苏州博物馆超全CAD施工图(贝律铭经典)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30MB
格式 zip
关键词: 博物馆建筑设计
CAD施工图
高度类别:多层建筑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
图纸深度:施工图
项目位置:江苏
设计风格:现代风格
苏州博物馆总平面图 苏州博物馆地下一层 苏州博物馆一层平面图 苏州博物馆二层平面 苏州博物馆立面剖面 苏州博物馆立面图 苏州博物馆剖面图 苏州博物馆屋顶平面
立即下载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查看详情
浏览数:3967
“中而新,苏而新”是贝聿铭最早就确定、也是得到国内众多建筑大师赞同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在新馆建筑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熟知贝老设计的贝氏建筑事务所的林兵等先生解释说,“苏”主要体现在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主要体现在用材上。大师用他的智慧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使“新”充满了 “苏味”,变成了创新的“苏”和创新的“中”。 贝聿铭酷爱三角几何造型。三角形作为新馆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表现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新馆建筑群现代几何形坡顶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建筑特色,与周边建筑的融合,使贝老十分高兴。新馆保持了传统的粉墙黛瓦色调
查看详情
贝大师的新作——苏州博物馆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868KB
格式 doc
关键词: 园林景观专业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
公共建筑景观
内容简介 评述贝大师的作品,苏州博物馆及相关图片资料,图文并茂。
立即下载
航拍苏州园林,又醉了!
查看详情
浏览数:1457
工作之余,总喜欢追个剧 而作为一名设计师 不妨追一追《航拍中国》 正如开片所说 从自然地理 到人文历史 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以鸟儿般的视角 感受不一样的视觉震撼 是的,当看到苏州园林时 小编的内心再一次被震撼 或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 苏州园林大多引活水入园,通过特别设计亭台楼榭,小桥和廊道,再辅以精心布设的花木和山石,在闹市中营造出山水田园的丰富空间。移步异景,朴素的院墙之内,藏着主人对山水和家园的品味与情怀。 ▲苏州古典园
查看详情
一本书解答“中国古典园林法与式”的百年追问
查看详情
浏览数:1964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法与式
空间单元模式
空间结构模式
空间构图模式
空间界面模式
中国古典园林是否“有法无式”,是近百年来专业学者和本书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如果有法无式,何以传承?如果有法有式,法是什么,式又如何? 本书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致力于中国古典园林“法式”的模式化和图示化研究,试图打破其有法无式的神话,实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化转译。在总结前人,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原理,线、形及空间单元模式,空间结构模式,空间构图模式,空间手法模式,空间界面模式,空间布局模式,并实现了中国古典园林“法式”的图示化。 适合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员和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及其现
查看详情
中国园林小品有哪些元素常被运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之中?
查看详情
浏览数:1396
说中国园林的元素,无非是几个方面 亭、台、楼、阁、水榭、舫、廊、塔、墙、 水、岸、汀、石、山、路、木、竹。 但是单单其中某一个方面的形式就有很多,在现代建筑里,已经没有办法照搬古典园林中的这些小品了,现代建筑强调的几何感,形式感,还有多种材料的运用,但是古典园林还是强调自然美,意境美。 铺装铺装是景观的一个很大很重要的方面,所以元素的运用也最多因为皇家园林大多是红墙绿瓦,所以自然铺地用灰色为主,当然,即使私家园林里面的建筑也多为灰色,铺地也多是灰色为主咯~现代景观里面用瓦片这类能表现中国古典风格的元素去表现铺地,表皮之类的 小品景亭。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
查看详情
新中式园林景观的传承与发展
查看详情
浏览数:9596
回复数:10
关键词: 新中式居住区方案
古典园林景观
新中式园林景观
摘要:经历了古典园林辉煌后的我国园林,到了近现代,其发展之路几度调整,从全部照抄西式园林景观的浮躁冒进到探索寻求新时代中式园林的实践尝试。一批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项目应运而生,虽然还不够成熟,但也初步形成了我国本土地域化的新中式景观。 一、概念特征 新中式风格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期,伴随着国力增强,民族意识逐渐复苏,东方文化又重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元素”这一符号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越来越高的艺术价值。人们开始从纷乱的“摹仿”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在探寻中国设计界的本土意识之初,逐渐成熟的新一代设计队伍和消费市场孕育出含蓄秀美的新中式园林风格。它以当
查看详情
新中式火了这么多年,为什么魅力依旧?
查看详情
浏览数:1813
新中式的由来,何为新中式? 新中式这两年炙手可热,各大知名开发商都在做新中式的产品或项目,最近中海·云麓公馆新中式项目的园林同样在行业内引起热议,谈到新中式若追溯到源头,梁思成先生是一位不可磨灭纪念碑式的人物。他不光是一个思想家,他还是一个实践者。他以一个建筑学者的身份,去走访、察看了大量的中国建筑遗迹。 梁思成提出建“中而新”是上品、“西而新”为次、“中而古”再次、“西而古”是下品之下的设计理念。发展至今,新中式即:传承传统中式风格的精髓,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为前提,融合适合现代化发展的西方思维,二者结合形
查看详情
一同感受新中式景观的发展过程
查看详情
浏览数:760
关键词: 新中式景观设计
中式园林景观
古典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发展
经历了古典园林辉煌后的我国园林,到了近现代,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激烈演进,以及西方园林景观概念的传入,其发展之路几度调整,从全部照抄西式园林景观的浮躁冒进到探索寻求新时代中式园林的实践尝试。重拾古典园林精髓、创造城市精神,一批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项目应运而生,虽然还不够成熟,但也初步形成了我国本土地域化的新中式景观。 一、 概念特征 新中式风格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期,伴随着国力增强,民族意识逐渐复苏,东方文化又重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元素”这一符号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越来越高的艺术价值。人们开始从纷乱的“摹仿”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在探寻中国设计
查看详情
这些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的作品,其实都在苏州
查看详情
浏览数:1447
苏州是那种古早味很浓的地方,其古城遗存的古迹密度仅次于北京和西安。 作为一个普通游客,可能下了火车第一站就是直奔虎丘——车站里的巨型广告图就是这么告诉游客的。 苏州的古意弥漫得很开,单是园林,除却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 四大天王 ",其实更有网师园、耦园、退思园,静思园等遗珠。 而说到古镇,也千万别抱着周庄不放,甪直、同里、木渎、光福、东山、千灯、锦溪、沙溪、陆巷,选择太多; 古迹更是这个道理,寒山寺和虎丘塔固然经典,但也只能算是门脸,苏州真正
查看详情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贝老一路走好!
查看详情
浏览数:4296
回复数:11
关键词: 香港中银大厦
国家美术馆东馆
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5月16日,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他1983年获得了普利策奖,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1917年生于广州,父亲贝祖贻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他在香港、上海度过了童年与少年;18岁那年,他远渡重洋赴美求学,之后成家立业,功成名就,为现代建筑贡献了其卓越的一生! 代表建筑 苏州博物馆,中国苏州,2006 卢浮宫改建,法国巴黎,1993 梅耶森交响乐中心,美国达拉斯,1989 中国银行大厦,中国香港,1989 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华盛顿
查看详情
爸爸是超人!建筑界的超人父子
查看详情
浏览数:484
关键词: 世界著名建筑
卢浮宫金字塔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 雅志祝愿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从小到大, 父亲一直是那个无所不能的 supper man 他教会了我们走路、骑自行车…… 以及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老师问我们理想是什么? 有多少人骄傲的说出 爸爸的职业就是自己未来的理想! 今天,跟着雅志来 看一看 “建筑界”那些子承父业的父子档吧! 01 贝聿铭父子——贝聿铭、贝建中
查看详情
2022冬奥“雪如意”场馆方案出炉!一个好名字对建筑到底有多重要
查看详情
浏览数:722
雪如意!❄️❄️❄️ 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我国首座跳台滑雪场地,也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效果图 ▽中国传统器物:如意,图源网络 它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在栈道连接下与其它两个场馆构成“冰玉环雪如意”,充满中国风。 ▽冬奥会场馆效果图 话不多少,直接上视频。 &nb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