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石构件专题为您提供古建石构件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古建石构件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建筑设计热点推荐。
解读中国古建构件丨雀替之美
查看详情
浏览数:2170
回复数:9
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 雀替的发展与演化 雀替由拱形替日演变而来,在漫长的中华建筑史中,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构件和制式。它的雏形可见诸於北魏,但直到宋代,还未正式成为一种重要的构件。于明代后才广泛使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至清时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大大地丰富
查看详情
石头与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门枕石(古建筑文化)
查看详情
浏览数:2672
门枕石俗称门礅、门座、门台、镇门石等,是用于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因其雕成枕头形或箱子形,所以叫门枕石。 门枕石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门枕石 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古时候的门没有铰链、合页等,是靠门枕和连楹(宋代称鸡栖木)来固定门扇的,如果没有门枕来抵住门框,开关门扇时就会摇晃不定。它不仅能承受和平衡门扉的重量,还可强固门框。故其门内部分是承托构件,门外部分是平衡构件。 门枕石一般都是长条
查看详情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石技术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1MB
格式 rar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石技术有着不同于欧洲的独特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石技术在中国古代石建筑以及木构建筑的一些建筑构件中有着它的发展历程。
立即下载
三月周精选-结构施工图/古建筑木结构/毕业设计/钢结构资料汇总
查看详情
浏览数:4843
E会员认证:https://passport.zhulong.com/score/openevip 以下资料,全部为E会员资料(VIP用户当然可以下载啦) 是3月份上半月(3.1-3.17)精选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文末为16G101解读免费资料~ 结构施工图 姑苏桃花源北地块框架结构别墅住宅楼全套施工图(建筑结构水暖电) 苏州汽车西客站施工图汇总(建筑结构水暖电) [长沙]国际体育中心大型体育馆建筑结构施工图 长沙中心医院框剪结构地下室建筑结构施工图(
查看详情
干货·中国古建筑的遗产
查看详情
浏览数:3655
回复数:6
一、屋顶 屋顶最上方为一条横向的屋脊,称为正脊. 较大的殿宇的正脊两端有鸱吻(鸱尾、龙吻). 垂(斜)脊的外端(檐角一端)排列着一系列脊饰,最外面是若干个小动物称为蹲兽,最后面龙头状的,称为垂兽。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和录顶等形式。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歇山式、悬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一种没有正脊的卷棚式屋顶。此外,歇山式还分出一种极少见的十字歇山顶。 1、庑殿顶 庑殿顶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
查看详情
科普!古建筑中“偷梁换柱”,偷哪根梁?换哪根柱?
查看详情
浏览数:864
科普!古建筑中“偷梁换柱”,偷哪根梁?换哪根柱?来源:CCIAD千府国际。 偷梁换柱,在辞典等中的解释是: 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与“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有同样的意思。 当你如果以为古建筑中的“偷梁换柱”,是对古建筑的破坏,偷换古建筑的用材? 你就大错特错了!!! 中建筑术语中的“偷梁换柱”其实是古代匠人在对建筑进行大修时,在不触动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更换大梁或柱子的一种施工方法。 偷梁
查看详情
古建筑中的“偷梁换柱”是偷哪根梁?换哪根柱?
查看详情
浏览数:644
当你以为古建筑中的“偷梁换柱”,是对古建筑的破坏,偷换古建筑的用材? 你就大错特错了!!! 建筑术语中的“偷梁换柱”其实是古代匠人在对建筑进行大修时,在不触动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更换大梁或柱子的一种施工方法。 偷梁换柱 古人“偷梁换柱”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牮杆支顶与柱子有连接的各种构件,以卸掉柱子的荷载,再将柱子周围挖槽取出柱基石,然后,将新柱子安上。 二是不移动柱础石,具体做法是,用牮杆将柱头周围的构件抬起,以减少柱子底部的压力,露出管脚榫,撤除残柱更换新柱。更换梁枋一般不需要动柱子。 许多古建筑的构造形式堪称
查看详情
古建筑中“偷梁换柱”,偷哪根梁?换哪根柱?你知道吗?
查看详情
浏览数:250
古建筑中“偷梁换柱”,偷哪根梁?换哪根柱?你知道吗?来源:CCIAD千府国际。 偷梁换柱,在辞典等中的解释是: 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与“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有同样的意思。 当你如果以为古建筑中的“偷梁换柱”,是对古建筑的破坏,偷换古建筑的用材? 你就大错特错了!!! 中建筑术语中的“偷梁换柱”其实是古代匠人在对建筑进行大修时,在不触动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更换大梁或柱子的一种施工方法。
查看详情
盘点:中国现存50座木结构古建筑(文末附30份仿古建筑资料)
查看详情
浏览数:6521
回复数:15
我国木结构建筑按照现存者最后重建纪年排序 没有确切纪年证据的按照推测断代的结论编排 针对出现的错误,诚心希望指正 唐代 1 南禅寺大殿 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南阳白乡李家庄阳白沟小银河北岸,内有唐塑佛像。 大平梁上墨书题记记载重建纪年,历代补修,1974年屋顶进行复原性维修。是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
查看详情
中国古建之美,惊艳世界!
查看详情
浏览数:2351
中国建筑艺术源远流长, 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 或者立欲飘,让凝固显得欲动。 这样的美,让全世界都为之惊艳! 今天就以由远至近的视角, 给大家分享中国古建筑 那些精美绝伦的构建...... -01-中国古建筑 |门 要说,中国建筑最少不了什么,毋庸置疑,就是那一扇中国门。古人言“宅以门户为冠带”,门是一户人家的吐纳之所。“入必由之,出必由之”,门所象征的是户主的地位和资望,所记载的是历史与文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以居为安。居住的要素少不了门,世界再大、修身齐家,是永远不变的起点。门头的
查看详情
中国古建筑的精髓所在
查看详情
浏览数:1336
一、屋顶 屋顶最上方为一条横向的屋脊,称为正脊. 较大的殿宇的正脊两端有鸱吻(鸱尾、龙吻). 垂(斜)脊的外端(檐角一端)排列着一系列脊饰,最外面是若干个小动物称为蹲兽,最后面龙头状的,称为垂兽。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和录顶等形式。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歇山式、悬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一种没有正脊的卷棚式屋顶。此外,歇山式还分出一种极少见的十字歇山顶。 1、庑殿顶 庑殿顶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
查看详情
古建筑也有高科技:为什么中国建筑追求天圆地方?
查看详情
浏览数:1180
“ 所以如果我们把西方的杰作和中国的杰作放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清楚了:所谓的黄金分割是西方建筑美的密码,它造成了帕提农神庙一种永恒的和谐;中国古人则用天圆地方的这种观念来建造出佛光寺大殿这样的建筑,同样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地。可以说帕提农神庙和佛光寺大殿是中西建筑史上美的代言人,它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自己文化“营造的密码”。 ” 王南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研究中国古建筑。下面他从“人文、科技、白日梦”这三个角度,为我们分享他破译中国古代建筑密码的逐梦生涯。 先从人文说起。 1925年梁思成24岁,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这一
查看详情
中国古建筑知识 · 实用
查看详情
浏览数:2549
中国古代建筑以单间的建筑为例, 从上到下可分为屋顶、斗拱、墙与柱、台基。 【屋顶】 屋顶最上方为一条横向的屋脊,称为正脊. 较大的殿宇的正脊两端有鸱吻(鸱尾、龙吻). 垂(斜)脊的外端(檐角一端)排列着一系列脊饰,最外面是若干个小动物称为蹲兽, 最后面龙头状的,称为垂兽。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和录顶等形式。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歇山式、悬山式
查看详情
大美不言之中式设计古建特有的装饰绘制工艺“彩画”
查看详情
浏览数:842
中式设计古建筑彩画具有自己的明显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手段,是工匠们在千百年来在的实践中,根据中国木结构建筑特点,总结出的一套绘制工艺,古建彩画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它具有保护建筑木构件的作用。 中式设计古建彩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在木结构建筑上施红色涂料的记载;秦汉时期在宫殿的柱子上涂丹色,在斗拱、梁架、天花等处施以彩绘,其装饰图案多用龙、云纹,并且逐渐采用了锦纹;南北朝时期,由于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又产生了新的建筑装饰图案;宋
查看详情
中国古代建筑
查看详情
浏览数:1332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古建筑发展史
木架结构建筑
砖木混合结构建筑
一、原始社会1.干阑式建筑是由巢居发展而来,木骨泥墙由黄河流域的穴居发展而来;2.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聚落;3.仰韶时期聚落:a.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b.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c.甘肃秦安大地湾F405 姜寨遗址4.龙山文化:a.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洞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形 b.白灰抹面普遍采用 c.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出现了白灰墙上刻画的图案,这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5.辽宁建平县内的牛河梁女神庙是我过最早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