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栋地标性复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资料汇总,E会员专享! 文末附E会员认证方法 参加中国建筑节活动,参与抽奖,即有机会获取E会员! 中国建筑节参与活动地址:https://bbs.zhulong.com/hd 可直接参与抽奖,下拉页面至惊喜区,即可参与抽奖! 概率很大哟 20篇★复杂超高层结构设计 ★1.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工程结构设计2.高层建筑分析--深圳平安金融中心(ppt) 3.北京CBD核心区Z15地块中国尊大楼结构设计和研究 4.香港汇丰银行大厦结构选型分析(
浏览数:1127
来源:iStructure:作者:张耀康 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之间的紧密合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普遍,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在工程实践中,建筑师是主导设计的,在设计初期没有明确的方向性,结构的配合往往无从下手。一般就是按照个人理解提供两三个结构方案,其结果具有随机性。 如果结构工程师在方案阶段不能有效参与,那么在建筑方案实施的后期就需要花更多的财力,甚至牺牲一部分建筑效果才能实现,矛盾后移且难以解决,只能将就。 建筑结构融合设计的一个障碍是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结构工程师能否充分理解建筑师的创造力、想象力,并将
查看详情
浏览数:930
回复数:6
摘要:太湖苏州湾,阅湖台前,一座新建成的“8”字形廊桥引人注目。该桥长110米,宽57米。俯看顶部平面,犹如“8”字;侧看立面,纵横交错的菱形结构似一张巨大的“渔网”,向太湖撒去。走上廊桥看,一根根粗钢管扭曲搭建…… 太湖新城廊桥施工现场 太湖新城廊桥远景 太湖新城廊桥效果图直径159毫米、管壁16毫米的无缝钢管,经三维扭曲后组合成不同的菱形体;3000根钢管,每根的弯曲角度、尺寸都不相同;整个项目焊接头10000多个,每个点位精度小于正负5毫米……凭借工艺与技法创新,吴江太湖新城阅湖台“8”字回望岛的钢结构廊桥成功建成,并创下多个国内钢结构施工技术第
查看详情
等级:
文件 6.64MB
格式 pdf
内容简介 【学位年度】2008 【摘要】 中国桥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创造了精湛的桥梁工艺。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建筑在构造方式,平面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都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福建寿宁木拱廊桥作为我国传统木古桥梁建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数量之多,历史之久和保护之完整,在全国都很罕见。它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工程技术价值,建筑艺术价值正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尝试从廊桥的建筑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现有文献的总结和分析,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整理,力求准确描述寿宁廊桥的实际状况,发展历史,文化内涵。系统的介绍寿宁廊桥
立即下载
浏览数:1435
回复数:8
摘要:这是由荷兰公司MVRDV设计的上海虹桥机场办公园区,看起来就像是一朵四瓣花朵,是10座建筑中的首座建筑。MVRDV于2013年赢得竞赛,获得这个45000平方米用地的建筑群设计权。 上海虹桥机场办公园区花瓣楼工程外观 上海虹桥机场办公园区花瓣楼工程内部上海虹桥机场办公园区的首座建筑,名为花瓣楼,提供了1500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以及一系列商铺单元。该建筑的不寻常造型是由分割的四个小建筑体围绕中央庭院组成。每个体块均为四层高,只有顶层相互连接,形成平面中的花瓣造型。 “该花瓣楼是我们的整体计划中的里程碑。”MVRDV的共同创始人和首席设计师Jaco
查看详情
浏览数:445
结构工程师眼中的建筑结构融合设计(一)来源:iStructure 作者:张耀康 在当代的建筑界中,建筑结构设计一体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成为一种重要思想和潮流。结构不仅是提供承载能力的支撑,也可以作为建筑表达“美”的载体。 ▲巴黎世博会机械馆 国际上一些优秀的结构设计师和设计事务所,如Jorg Schlaich、 Ove Arup、坪井善勝、木材俊彦等,采用轻盈、高效的结构形式,创造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造型,将结构技术作为一种“美”在建筑艺术中恰当地表达。 ▲heathrow airport terminal
查看详情
浏览数:955
在当代的建筑界中,建筑结构设计一体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成为一种重要思想和潮流。结构不仅是提供承载能力的支撑,也可以作为建筑表达“美”的载体。 ▲巴黎世博会机械馆 国际上一些优秀的结构设计师和设计事务所,如JorgSchlaich、OveArup、坪井善勝、木材俊彦等,采用轻盈、高效的结构形式,创造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造型,将结构技术作为一种“美”在建筑艺术中恰当地表达。 ▲heathrow airport terminal 5 建筑结构融合设计正是展现结构之“美”的最好载体。 如何定义
查看详情
浏览数:860
作者:张耀康 在上一篇"结构工程师眼中的建筑结构融合设计(一)"中,我们搜罗了一批建筑结构融合的经典项目,希望能从中窥见一些设计的启示和技巧,同时也或多或少的给大家带来对未来设计的期待和目标。 然而,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之间的紧密合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普遍,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在工程实践中,建筑师是主导设计的,在设计初期没有明确的方向性,结构的配合往往无从下手。一般就是按照个人理解提供两三个结构方案,其结果具有随机性。 如果结构工程师在方案阶段不能有效参与,那么在建筑方案实施的后期就需
查看详情